发布时间:2024-07-11 02:02:07    次浏览
一、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
专业集群概念源自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所谓“集群”,指同一类型或具有同一特质事物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有利于群体所共同需要的各种要素聚集,发挥群体效应时会产生1+1>2的效应。所谓“集成”,即化零为整,由分散到集中,将损耗、干扰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集群的优势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产业集群
集群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典型运用就是产业集群。所谓“产业集群”,指在特定产业中互相有联系的企业(公司、机构)聚集在特定空间的现象。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使群内企业享用共同的基础设施,产业分工更细、更专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更方便,合作更有效、信息和技术传递更快捷,更便于激发新思想和新方法。
(二)专业集群
高职院校采用集群式专业结构是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专业群”,指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代表着院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通常由3个及以上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组成,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工作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一个集合。所谓“专业集群”,指对应区域中某一个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或相关技术(服务)领域。整合学校现有专业,组建相应的专业群,形成的集群式专业结构。高职教育是教育领域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关系最密切的部分。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对接产业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突破固有专业概念的局限,借鉴集群发展的思想,探索专业集群式发展。
二、专业群建设的原则
传统专业建设模式,存在专业设置重复度高,资源分散与浪费,与产业发展脱节,缺乏竞争力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通过创新和发展专业群,促进专业集约、管理集约和资源集约,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就业质量,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因此,专业群建设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组成专业群的各专业,需拥有共同产业基础
专业群发展应突出区域性服务特征,促进专业集约化发展。专业群内专业结构合理分布的主要依据是地方主导(国家重要)产业群的结构设置,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分布属于同一产业群(链),基本适岗能力趋同,岗位晋升发展能力有区分度。
(二)协同专业群发展管理机制,需服务地方产业集群
对应产业转型升级,岗位和岗位群的变化,通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配套、结构对应的动态调整满足产业需求。专业群设置一般以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骨干、品牌、特色专业为核心,根据产业群岗位需求聚合多个专业,专业结构对应产业结构。通过在专业群内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块化课程,促进各专业基于本产业群所需的不同岗位群的人才结构及专业规模适切、协同发展。
(三)专业结构集聚下的教学资源,需整合共享
专业群建设要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通过统筹共建、集约发展、发挥特色的方法,开发、整合并发挥出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的最大效益。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群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结构性矛盾加剧。专业同质化、千校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技术技能人才供应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如同是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专业,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时没有特色、没有区分度,只能泛适应基层岗位。同时,专业数量的增加造成专业单体资源稀释,如有的学校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涉外导游方向、营养与配餐专业等多个专业,各个专业的服务面向其实在一个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条上,但由于各个专业管理、教学各自为阵,使有限的教学、企业等资源得不到充分应用,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限制了专业服务能力。针对如何推进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集聚各类资源,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需要,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群,并针对构建路径、保障机制开展了理论研究与实践。
(一)构建酒店管理专业群,协同各专业发展
学校整合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幼儿教育专业,构建了以国际旅游文化人才培养为主线的专业集群。即以“酒店管理”专业为龙头,“商务英语”专业为核心,“旅游管理”专业为拓展,“幼儿健康与管理”专业为延伸,对接国际旅游酒店产业产教融合以及校企文化咨询与管理的高薪高位就业培养联动机制,并与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形成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
(二)对应产业发展链和创新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专业群长效建设
本文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和“区域发展”,对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需求,探索了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4个关键支撑点,即拥国际视野(国际)、厚旅游基础(旅游)、重酒店技能(酒店)、怀文化自信(文化)等。针对怎么推进产教融合,找到了与支撑点匹配的校企契合点。一是拥国际视野,服务“一带一路”,对接国际发展链;二是厚旅游基础,对接旅游生态发展创新链;三是重酒店技能,对接酒店产业升级创新发展链;四是怀文化自信,对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链。2018年11月,酒店管理专业通过验收获批“湖北省特色专业”,是对酒店管理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的认可,对专业在与“荷田大酒店”“万豪国际集团”“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开展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双导师”教学模式的认可。2019年6月,酒店管理专业获批国家3年行动计划骨干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群通过建设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校企共同实践“螺旋上升式”酒店服务技能实训体系,并将“螺旋上升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效果辐射到其他专业。
(三)设计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专业群主干课程水平
1.实训室建设
开发多功能实训室,专业群内各专业共建国际语音室、国际文化体验室,提高实训室的应用性。
2.共享教学资源
①各专业共享酒店管理专业的万礼豪程线上教学资源,把商务英语、酒店英语口语应用能力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②以赛促教,各专业共同参与各种市级以上竞赛,促进各专业人才的专业技术技能和个性化发展。近年来,已获得市级以上比赛三等奖以上10余项,很大程度上提升专业建设自信。
3.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与企业共建培养基地,共建师资团队,目前已有企业长期参与教学教师7名。
4.课程建设
①开展国家级邮轮资源库建设,并以此作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②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教学课件;平台模块课特色教材;礼仪沟通、茶艺、酒店接待、餐饮服务等共享型教学资源库。③已与企业共建若干“高级宴会服务师”“金质宴会服务师”课程模块,形成题库、考试模式和考试等级。把企业宴会师岗位特点和技术技能需求通过教学资源的各种模式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带着真实的本领参加企业工作实践。形成等级的不同影响薪酬高低,等级可以后续升级,促进了持续化服务产业能力提升,提高了人才适应性培养质量。